——記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2007屆畢業生汪根生

采訪那天,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學長一路風塵仆仆的趕來學校,初次見他,身著淺藍色的襯衫,歡喜一笑,倍感溫和與親切。
汪根生大學期間就是一位不安分的少年,努力嘗試一切新鮮事物,擔任三年半的班長職務,四年參與了六次廣播操比賽,認真、踏實、樂觀的前行帶來了一陣陣鮮花與掌聲,多次獲得獎學金、連續四年榮獲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
作為一名理工男的汪根生,興趣愛好卻尤其廣泛,乒乓球、排球等各類球場上踴躍著他矯健的身姿,搗騰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研究改裝,空閑下來,閱讀幾本書籍也是甚好。
很難想象這樣的的一位主人公,創業的背后會有什么故事?
母校,培養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精神
回顧起大學生生活的種種,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些充滿熱情與“打滿雞血”的青蔥歲月。
學長一直都愛折騰,初入大學,不僅加入了系學生會,還擔任班級里面的班長。積極幫助輔導員處理班級各項事務。
談起老師這個話題,學長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他最感謝的是輔導員陳延風老師。“陳老師有一種人格魅力,他能和我們學生打成一片。我覺得他的管理方式很特別,他不是管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發揮主動性能動性。我做班長期間,他的管理方式也大大鍛煉了我與其余班委成員。”學生干部經歷,極大地鍛煉了他的能力。陳老師的人格魅力,也影響著他后來性格的形成,對問題的看法。
合肥學院的課外活動一直是豐富多彩的,“當時學校有廣播操比賽,系里的宣老師拉我過去做隊長,前三年是領隊,后面帶學弟學妹們訓練,四年參與了六次比賽,包括校內外大大小小的比賽。”廣播操訓練期間,他需要早上6點起床,走方陣,練習分節動作,那時候對他個人來說,要花費很多時間,為了不影響學習,他會盡量會規避這些,上課之前,對書本內容進行預習和思考,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解決自己的知識疑惑。
合肥學院擁有非常自由的學習氛圍,學長通過參加第二課堂活動,不斷接觸新鮮事物,前沿知識,不僅鍛煉了實踐能力,團隊合作還要求不斷地與人交往,鍛煉自己的學習、社交能力,在成長的道路上自信地做自己。
母校的培養,小伙的性格更加開朗、樂觀,處事愈加成熟、穩重,在合肥學院的積淀為后面的發展奠定了鋪腳石。
第二課堂,激發了對專業的濃厚興趣
時光匆匆,合肥學院學習已到畢業季,汪根生抱著一顆樂觀積極向上的心,在確定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考研目標后,便和朋友一起準備奮戰考研,每天早上開門便去一號樓、三號樓和五號樓的考研教室占座位,刻苦學習。
記者:“你為什么選測考研,而不是本科畢業就創業?”
學長:這個跟第二課堂學習很有關系,在創新中,自己對專業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產生了一種入迷的鉆研精神。
記者:第一次考研失敗你是怎么度過這次困難的?
學長:沒有什么過不去的。短期遇到比較大的困難和阻力,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重要的是怎么釋放壓力。我當時心里挺困苦的,然后去找好朋友聊聊天,也就釋放一些壓力。究其失敗的原因,是對自己沒有進行正確定位,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后,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通過第一次的經驗教訓,和靠著年輕的一股勁,第二次也就很容易了。”
讀研期間,他來到了中科院,主要做聯合科技的培養,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他需要完成從理論知識,到如何使用電腦、控制器,到怎么去寫編程、寫代碼、怎么進行現場調試的轉變,這種現場調試也真正鍛煉了他的實踐能力。
最瘋狂的時候,調試科學裝置熬過了三個通宵,當時人員少,時間緊,白天規整資料、檔案,隨后晚上進行實驗。汪根生學長就這樣在實驗室和工程現場待了兩年的時間。在七百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做項目、課題,多次進行現場調試,自身的專業技能也完成了質的飛躍。
不管是母校的性格能力的培養,還是中科院辛苦做研究的專業提升,汪根生從中的受益無意間為創業提供了條件。
邊讀博邊創業,完成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讀博期間,他成立了合肥億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讀博士怎么還有精力去創業呢?
學長:當你找到方法時,讀博士并不難,博士生也不是天天抱著書看。成立這個公司是讓我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的好機會。記得這也是我們合肥學院人才培養的要求,因為我的下一屆同學,都參加了認知實習。這個實習活動真的很好,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正確認識,認真對待。有一天你們自己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就有跟我一樣的體會。
他帶著一個研究生合伙人,湊了20萬資金,申請成立了公司。公司成立初期,知名度不高,所有業務主要依靠之前的人脈關系介紹的。他接到的第一筆單子是師兄給他介紹的,價值30萬,主要是負責一條生產線中核心部件的調試。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他創業初期給予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也是公司初期運作下去的資金。
公司開始主要做控制系統,從接到生意單子到去做,需要完成前期的設計、裝配、調試、到最后形成文檔,這是一個完成很多工作量的過程上。公司沒有員工,沒關系。白天寫方案,回客戶郵件,下午出去跑客戶,晚上回來編程,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沒有休息過一天。發燒生病沒關系。“曾經在科研院所做的三維磁場測控系統的項目,我發燒40多度,早上去掛吊水,下午進行圖紙調試,堅持了一個禮拜。”
記者:創業中間困難重重,堅持的過程會不會很辛苦?有沒有想過放棄呢?
他說:現在想想看應該是沒有,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但是技術這東西你沒有接觸過,調試就不會很順利,當時也有調試很困難的情況下,短期內心里很困苦。但是堅持就好了。中間雖然很累,但也很充實。再說累點怕什么,一覺睡醒不就過去了。
踏實前進,責任成就未來
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年盈利是90萬,去年已經達到700萬,今年有望突破一千萬。目前公司與國內高校、科研單位以及企業互動合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與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所的合作穩步推進,公司為上海、江蘇等地企業提供的節能玻璃鍍膜生產線解決方案也已順利完成;公司還與國際一線品牌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是全球第二大陰極設備制造商SCI中國區指定集成商、美國EMERSON變頻器安徽區指定代理商、德國Bosch變頻器合肥地區一級代理商、指定系統集成商。并與SIEMENS和Banner等品牌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公司主營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及方案實現;計算機系統集成、機電設備及元器件安裝調試和維修,是一家集科研與生產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就在去年,公司憑借實力及前景成功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稱號,并得到了廬陽區政府的支持。成功沒有什么秘訣,他的創業經驗我們總結為三點:
一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鉆研的精神,才能為創業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二是實踐。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創業需要的還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人際交往、組織協調、策劃實施等,這些都要在具體實踐中去鍛煉,這不是在課堂上或者實驗室能夠學到的。
三是責任。責任感也是很重要的,你接了一個單子,就得保質保量地完成。不管是經營公司還是做人,這都是最起碼的原則。
記者感言:
采訪結束后,汪根生學長準備前往教學區去看望老師。通過這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我們能感覺到學長話語間的真誠與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感恩。他給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樂觀的性格,雖然他寥寥幾句帶過了考研失敗及創業初期的艱難經歷,但其中的困苦可見一斑。這也讓我們默默地更加堅定一種理念,永遠保持一顆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敢于嘗試新鮮的事物,執著、踏實、努力的做事,多年后回憶青春,你會感激當年不辜負時光的自己。
汪根生個人簡介:
2003年9月—2007年7月就讀于合肥學院獲得工學學士
2008年9月—2010年5月就讀于合肥工業大學及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獲得工學碩士
2011年9月—2014年5月就讀于合肥工業大學機械電機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博士
2011年12月創立合肥億福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宣傳部 學生處 校新聞中心學生記者魏祥紅、謝杰 指導教師:汪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