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同學眼中的佼佼者,自信、努力、堅持是他們的共同特質,因為合肥學院,讓他們獲得了更多成長的機會,開啟更加精彩的人生。今天我們走近這些曾經獲得過合肥學院“榜樣學子”榮譽稱號和“榜樣學子”提名獎的2015屆畢業生們,感受他們的激揚青春。
趙保文
藝術設計系 2011級工業設計

2015年,趙保文迎來了收獲的畢業季:他的作品《Swing Pot》獲得意大利“A Design Award”國際設計大獎賽金獎,他也因此入職世界500強——和碩聯合有限公司進行工業設計工作。
1992年出生的趙保文是一個愛設計、愛生活的人,更是一個踏實肯干的小伙子。從2012年與教授一起合作,參與安徽省富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設計方案開始;到參與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進行榮事達空調扇設計;再到2013年4月參與第十屆中德合作WORKSHOP設計活動,并帶領其團隊獲得此屆WORKSHOP一等獎,他的設計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一路攀升。現在回憶起來,2014年代表學校赴德國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學習并進入德國專業設計公司JUSTBLUE實習的經歷還歷歷在目,他因此激發了設計Swing Pot調味品瓶的思考與想象。正如他的設計說明中寫的“搖晃使用的效果更帶來了用餐的樂趣”,充滿設計感的奮斗則為大學生活多添加了一縷美好時光。
張 莎
教育系 2011級學前教育

四年蛻變,破繭成蝶。2012年9月,張莎帶著向往、青澀與懵懂加入了健美操俱樂部助教,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擔任火花啦啦隊隊長。堅持與拼搏,讓她從一個健美操界的“門外漢”成功轉型成“專業派”:2012、2013兩年分別獲得全國啦啦操競賽花球二級第二名、花球規定第四名、花球自選第一名及技巧規定第一名的榮譽;在2013年12月中國大學生節奏體語錦標賽與中國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上獲得多個團體及個人獎項。學習成績優異,獲得合肥學院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兩次獲得優秀學生干部榮譽。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四年的時光就這樣從指尖匆匆流過,而我則成功的從大學步入社會,成為了上海市的一名編制教師。我從未如此慶幸自己是合肥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感謝教育系所有老師對我的辛勤培養。感謝合院,謝謝你讓我成長與蛻變。”
程華松
電子與電氣工程系 2011級通信工程專業

四年求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我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獲得了科技類競賽國家級獎項6項,校級以上科技類獎項20余項,包括“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交叉創新二等獎、省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省一等獎。并注冊成為電子設計工程師、辦公自動化工程師。與此同時,擔任了合肥學院六大品牌社團之一的電子愛好者協會會長一職,在職期間積極組織各種特色第二課堂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很幸運能夠來到合肥學院這樣一個注重學生生活學習、鼓勵同學們知識學進來用出去的學校,在這樣的環境下,我順利的在畢業前找到了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對口的硬件研發工程師的職位。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每一個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艱苦的歲月。我相信我會用誠信、勤勞,智慧的品格去譜寫人生優美的樂章!”
劉 意
中國語言文學系 2011級新聞學專業

四年前,我坐在觀眾席中,帶著崇拜和憧憬在傾聽著別人的成功,那時我就在想自己有一天是不是也可以成為榜樣學子站在臺上。如今,我可以面對所有新生將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這個夢想已經實現。
我曾被聘為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中安在線、安徽網實習記者,獲得第九屆安徽省大學生記者論壇“微時代”征文一等獎、第十屆安徽省大學生記者峰會“好新聞獎”通訊類二等獎,組織策劃了第十屆安徽省大學生記者峰會,現在在合肥思合堂廣告有限公司工作。
進入現在的廣告行業也是一次因緣際遇, 因為工作的很多可創造性讓我覺得有自己發揮的空間,也就自得其樂。有很多人對我現在的選擇很是疑惑,我倒覺得路一步一步走,自己開心就對了。“鐵肩擔道義,妙筆寫春秋”,執筆著文,以一己微薄之力對這個社會產生一點點的影響,自己雖是滄海一粟,卻樂在其中。她堅定執著地說道,“每個人的青春都有很多不同的故事,但相同的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并且堅持喜歡下去,即使是背水一戰,但努力過也不會后悔。”
(宣傳部 團委 學生處 學生記者:姚建立 指導老師:瀟瀟 王迅)



